众所周知,人在环境中的行为是具有一定特性和规律的,我们将这些特性和规律进行总结和概括,使其模式化,便得到了人的行为模式。
人的行为模式化的依据是环境行为基本模式:心理学家库尔特·列文(K·Lewin)提出,人的行为是人的需要和环境两个变量的函数,即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B=f(P·E)[1],式中B——行为(Behavior)f——函数(Function)P——人(Person)E——环境(Enviroment)此公式表明:
一、人行为的目的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满足一定的需求,行为是人身自动机或需要作出的反应;
二、行为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是对外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映,客观环境可能支持行为,也可能阻碍行为;此外,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便构成了新的环境,又将对人产生新的刺激作用。环境、行为和需要的共同作用将进一步推动环境的改变,推动建筑与室内活动的发展,这就是人类环境行为的基本模式。对行为模式的研究将会为建筑创作和室内设计及其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人的行为模式从内容上分,包括秩序模式、流动模式、分布模式和状态模式。这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传统的模式化创作和分析方法。
下面就四种不同内容的行为模式来对室内空间设计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1 秩序模式 人在空间中的每一项活动都有一系列的过程,静止只是相对和暂时的,这种活动都有一定规律性即行为模式,该模式就是秩序模式,。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看,对人的行为模式中秩序模式的研究,将给如何进行室内各功能空间的布置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是室内空间布局合理性的重要决定因素。
4 状态模式 前面几种行为模式所记述的行为,都是客观的可以观察的行为空间的移动或定位。但人的行为状态还会涉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所引起的行为表现,同时又包含客观环境的作用所引起的行为表现。状态模式就是用于研究行为动机和状态变化的因素。在不同功能的室内空间中,人们都有一定的状态模式,且这种状态模式会因人的生理、心理及客观的不同而不同,室内设计师,应全面综合考虑某种室内空间中的人的各种状态模式,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 现代室内设计越来越重视考虑人的需求,而人的行为就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满足不同的需求服务的。虽然室内环境设计是室内各种因素的综合设计,但人的行为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对人的行为模式的研究可以看出,人在各类型空间中的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制约影响着室内空间设计的诸多内容,如空间的布局、空间的尺度、空间的形态及空间氛围的营造等,室内设计师应该全面综合的了解这些行为规律并运用到相关内容的设计中去,以期创造出合理的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求的室内空间环境。
Loading...
Loading...